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六十五章包順所部

關燈
因為在劉瑜面前,張商英感覺所有的掩遮,都顯露出自己的不堪。

他卻是確確實實,心中已對劉瑜極為折服了。

劉昌祚卻是吃了一驚,他沒有想到,張商英這堂堂文官,會當著他的面,直承自己先前所料有欠缺。不過經此一事,倒是教他對自己有了些信心,大膽地說道:“包順所部,雖然內附,但若以調兵,必要許以錢糧等等。”

所謂包順,就是俞龍珂部。

俞龍珂內附之後,仰慕包公,改名包順。

“子京大哥不必為此憂愁。”劉瑜聽著這話,卻就開口了。

他示意高俅把這一條記下來,又向劉昌祚和張商英問道:“還有其他麽?”

張商英想了想,卻是先行開口:“只怕不能野戰。西北禁軍,本來軍紀便不比東京禁軍,一旦出城浪戰,難免會露出虛實。據城而守,對方安知我守城軍兵,是鄉間弓手,或是蕃部土兵?”

但到了這一條,劉昌祚卻就不能認同了:“張相公所言極是,只是事出反常,卻更易引人起疑。”

他認為正是西軍的軍紀向來不好,如果老老實實地守城,豈不是顯示出軍力虛弱?

劉瑜看著他們兩人據理力爭,卻也不發表自己的意見,聽了足足一刻鐘,方才開口道:“就以天覺的章程,如果據城而守,可以達成我們的目的,那就不要弄險。不過子京大哥,正如上次咱們在徐州所談的,運用之妙,存於一心。所以具體怎麽操作,你要相信自己的判斷,該怎麽辦,放手去做。”

劉昌祚聽著,混身都顫抖了起來,禁不住納頭拜了下去:“得大帥如此信任,劉某唯有碎身以報!”

劉瑜連忙扶了他起來,對他說道:“你我本是結義的兄弟,怎麽能行這樣的大禮?”

“末將不敢於軍中論私誼!”劉昌祚卻是掙脫了劉瑜的手,執禮叉手立於旁邊。

邊上張商英也拱手道:“大帥於此,帥司便於此,便是親生的兄弟,也當論以官職差遣!”

劉瑜無奈,只好由得他們,卻是對楊時道:“你和天覺,去包順部調一千蕃兵來。”

“諾。”楊時馬上就承了下來。

可是劉瑜緊接著問道:“若是包順手下蕃將,問你要啟行軍糧等等,如何應對?”

楊時被劉瑜熏陶了這麽久,倒是體現出一個情報人員的素質,立時便應道:“自該部歸附,我大宋不曾虧缺彼些錢糧!”

不單如此,他還報菜名一樣,把哪年哪月哪日,拔了多少草料;哪年哪月日,又拔了多少軍糧,一並都報了出來。

劉瑜聽著,伸手止住了他,卻對張商英問道:“楊中立才是正人,天覺,你可知道,我為何要教你走這一趟?”

這就是劉瑜的無奈了。

楊時不論是人品、心性,那真是沒得說,脾氣也好,可這人真的就是一個做學問的底子。

或者說他更擅長於做理論,而不是實務。

張商英倒是一點就通,向著劉瑜拱手道:“下官定然不托大帥所托!”

劉瑜點了點頭,示意高俅磨墨,然後當場寫了一封信,吹幹了墨跡,交給楊時:“若天覺以為,事不可行,你便將此信,交付俞家大嫂。”

“諾!”楊時倒也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,沒有分辨什麽。

看著張商英與楊時領了命出去,劉瑜對劉昌祚說道:“子京大哥,那你先將五百禁軍接過手,再抽調八百鄉裏弓箭社的弓手,合為一並,待得張天覺把蕃兵領了過來,即刻前壓,可有問題?”

劉昌祚這就是所謂受命於危難了。

面對劉瑜的問題,不知道是他心裏有著士為知己者死的血性,還是因為張商英出了去,所以少了許多壓力,反正顯得比之前從容許多,對著劉瑜抱拳道:“抽調包順所部的蕃兵協戰,只恐不太如意。大帥將那五百禁軍調拔與末將,再草料營四百老軍也一並給了末將,若是八百鄉裏弓箭社的弓兵、強壯都按時趕赴,末將絕不負大帥所托!”

也就是說,他覺得,只要給他湊出一千五六百,他就有把握完成劉瑜的任務,完成張商英計劃裏,要三四千軍兵才能完成的軍事目標。

別人說這話,劉瑜必定是不太信的。

吹牛皮誰不會?

但劉昌祚說這話,劉瑜卻就點頭道:“好,大哥倒去領軍,鄉裏弓箭社所隸弓兵,當不誤事。”

因為劉瑜太清楚劉昌祚的能力,這人是真的生不逢時,或者說跟錯了人。

對於劉昌祚這人,劉瑜是心裏有數的。

要不然也不會在徐州,就強拉著人家結拜,這人是真有本事。

“先生,這劉太尉,未必好大言了些。”高俅有些不以為然。

劉瑜聽著失笑,論做官,劉昌祚給高俅提鞋都不配。

高某人的太尉,可不是大宋年間,別人對下層武官的稱呼啊,那可是史上有載“建節,循至使相”,死時也是提到“開府儀同三司”;劉昌祚那當真比高俅差得太多了。

可要論打仗,高俅是給劉昌祚舔靴都不配了。

史上數年之後,在進軍西夏時,高遵裕失時,沒能準時跟劉昌祚合兵,結果劉昌祚就孤軍直入,生生打下數萬敵軍把守的險關;沒有糧,就取敵軍的軍糧儲備;趕上來的高遵裕妒忌他功勞大,派他在後面,結果他依然能殺敵,收羅走散的士兵,聽聞高遵裕遇險,居然還能派數千兵去為其解困。

高遵裕脫困之後,面子上下不來,要殺他,還好被人勸下,於是解除劉昌祚兵權,結果這下完蛋,沒劉昌祚給他吊命,一下就敗到不可收拾,只好把劉昌祚放出來斷後……

所以劉昌祚說給他千多人就行,他敢說,劉瑜就敢信。

至於高俅的疑問,劉瑜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用人不疑,疑人勿用。”

說了這麽一句,劉瑜卻是長嘆了一聲:“我之所慮者,是包順所部,希望楊中立他們,不用去找俞角烈部,就能把事辦下來。”

他總歸不是三頭六臂,他總歸也只是一個腦袋兩只手,不可能面面皆到。

包順所部,新附於大宋,是否能夠應劉瑜所簽發命令,派兵前來協助呢?這真不是誰能打下包票的事啊!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